《黄巾张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巾张狂- 第6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用在战阵厮杀之中,也有独特的功效。
    一支军队的整肃,首要的关键,便是纪律。执心平,则刑罚公。刑罚公,则众心服。众心服,则战阵合。有程立这样一位威重望高,行事公正的名士坐镇,身边那十余人的战斗力,至少可以上升三成!
    可惜,来袭的敌人虽然数量不多,若是论起战力,何止超过程氏族人的三倍?!
    “程立!”
    双方未及交锋,当头的来袭者看见对方阵型里那个身高八尺三、四寸的健壮文士,居然惊喜的高声大叫起来。那声音,与发现不远处有一串大钱的吝啬鬼,颇有得一拼。
    一个程氏的宾客,手持一柄大刀,对着领头的来袭者,兜头就是一刀。但见领头的来袭者,不过随手一挥,一道明黄的光亮,附在凌冽的刀光上,就如快刀斩乱麻一般,将这名尚有勇力的宾客,连人带刀,剁成了四五段!
    一刀之威,竟至于此?!
    程氏族人一个个呆若木鸡。他们完全无法想象,这世间,怎么可能会有如此恐怖的刀法?
    ——不!不是刀法,是战炁!
    程立握剑的手一紧,便已经从震撼中恢复过来。以他的眼力,自然知道眼前这个敌人,至少已经具备了“千人斩”的实力。这样一员猛将,只要愿意,完全可以以一人之力,杀光程氏满门而毫发无损。
    因为,程氏这十几个壮丁里,根本就没有一个人能够修炼出“战炁”……
    “程立!”
    就是这么一愣神的功夫,那个恐怖的敌人,已经掠过五、六个程氏族人,闪身来到程立的身边。程立拔剑便刺,心中还在想着:
    ——传说先秦时期,有一门刺客的功夫,叫做“十步一杀”。瞧此贼的身形,莫非就是修炼了此术……
    “锵喨!”
    “啊!”
    仅仅一个照面,剑术颇为不错的程立,就被来敌制服。见到主心骨失手被擒,程氏族人一时间手足无措。在敌人“跪下不杀”的口号下,不得不一个个俯首投降。
    眼见局势变成这般模样,程立长叹一声,默然不语。
    ——此天欲亡我,非战之罪也……
    那名“战炁”极为了得的敌人,控制好院中的局势之后,却也有礼,向程立问道:
    “足下可是程立、程仲德?俺是臧霸,今日得罪了!”
    ——臧霸?这不是泰山贼吗?
    程立一言不发,心中却暗暗琢磨。
    由于臧霸过去以十余人拦截百余人救父的光荣事迹,曾经荣幸的被兖州官府通缉过。程立当然不是那种死读书的腐儒,对这位以悍勇闻名于州郡的壮士,还是略有所知的。
    ——不对,此人似乎,已经加入了青州黄巾军?
    程立心中一惊,忍不住问道:
    “臧壮士,贵上,可是管亥大师?”
    ——最好不是。要不然,兖州危矣!
    臧霸嘿然一笑:
    “俺不是管亥的手下。”
    程立心中,略微松了一口气。但是,臧霸下一句话,却让程立吃了一瘪。
    “俺是天平军的。”
    ——天平军,不就是与青州黄巾,合兵一处的那支强悍黄巾军吗?
    正沉思之间,程立突然发现“蛾贼”臧霸的那张年轻面孔,不知不觉中竟来到了距离自己极近的位置。没等程立说话,臧霸对着程立的耳边,轻轻的说了一句话:
    “俺家张渠帅问足下,可曾记得:年少时,上泰山,以两手捧日的梦境?”
    这一句话,不啻在程立的脑子里,塞进了一枚重磅炸弹!
    程立身体一抖,却又不动神色的问臧霸:
    “你家渠帅,要你对我,说什么?”
    臧霸见了程立的反应,心中有数,漫不经心的说道:
    “俺家渠帅是说:可曾记得,年少时,上泰山,以两手捧日的梦境?”
    程立强装镇静。不料,臧霸接着又说道:
    “俺家渠帅还说道,你之所以前半生功名不显,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那个让你应梦的主公。”
    ——什么?
    ——应梦主公?
    程立并不是一个迷信的人。当然,这里的是否迷信,需要和当时社会的风气进行对比。
    由于将今文经学作为官方应试的教材,当时的人,对类似“五德始终”之类的理论有着相当的信仰。即使是一个不迷信的人,也会对鬼神之类的存在,报以足够的敬意。所谓的“无神论”,在东汉末年,根本就找不到市场。
    因此,当突然有人揭破了程立心中从来没有对别人诉说过的隐秘时,他心中的震撼,就可想而知了。
    程立当然不会立刻做出什么特别的反应。心智沉稳到了他这种程度的士人,绝不会因为这个,就因此进退失据。但是,这件事情却可以成为一个起点,一个让程立慢慢认同天平军的起点。
    那么,张狂又是怎样突然想到,让臧霸给这位“程立”先生带来这样一句话呢?
    让我们将时间退回到两天之前。
    臧霸在结束了众人议事之后,主动求见了张狂,并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奇袭东阿县!
    历史上,臧霸所部的泰山贼,就以大范围的流动战斗为长项。他结合自身的非凡勇武,更是将奇袭作战,特别是山区的中距离奇袭作战,发扬到一个极为有效的地步。
    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臧霸奇袭割据徐州莒城的萧建,直接与当时如日中天的吕布,硬撼了一把。后来,面对青州袁谭数万大军,臧霸又依靠强大的奇袭能力,严重威胁袁谭的后防线,生生将袁谭的几万大军拖在青州一带,让袁谭在整个官渡之战过程中都毫无作为。
    如今,臧霸在张狂麾下,还没有充分发挥过自己的能力。但是,当张狂想到臧霸在历史上的赫赫威名,对臧霸的求战并不反对。他所作的事情,只不过是又将那位比较熟悉东阿情形的当地太平道信徒,请回来提供资料而已。
    然后,张狂就听到了有关程立的更多资料。由于此人在数月前黄巾军攻城时,悠然自得的在战况最激烈的城头上,大声诵读经书,一时间名声大噪。所以,那名当地信徒虽然没有亲眼见过程立,可是对此人的资料也相当的熟悉。
    字仲德?
    身高八尺三寸,美须髯?
    有两子,其中一个叫做程武?



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
    字仲德?
    身高八尺三寸,美须髯?
    有两子,其中一个叫做程武?
    这些蛛丝马迹结合在一起,让张狂不由得想起了后世,一本以曹操为主角的网络小说。
    小说的内容,自然是忘得差不多了。就连这本书的名字,张狂也记不清了。但是,这本书里的一个配角,却意外的被张狂给记住了。
    这个人,在后世的网络上最为人所知的事情,就是在缺粮的年份,将人肉当做军粮,供应给曹操的军队。甚至有些网友,根据这一条,干脆给此人取了个诨名,叫做“人肉程”。
    然后,张狂又想起这位“人肉程”,好像还有一个梦见在泰山上,两手捧日的故事。出于他个人的恶趣味,以及对一个合格谋士的渴望,张狂特地嘱咐臧霸,一但见到了这位程立,就用这个梦境故事刺探一下对方。
    如果这个故事发挥了作用,张狂将试着想办法收服一下此人。但是,若是此人对这个故事毫无反应,张狂暗中吩咐臧霸,此人,可立杀之!
    于是,臧霸带领一百多名以泰山轻侠为骨干组成的轻装部队,疾行了两日,于深夜时分,发起了对东阿县的奇袭!
    三丈五尺高的城墙,也许挡得住身躯沉重的典韦,却不可能挡得住步伐轻灵的臧霸。在东阿城下,臧霸只是助跑了十丈的距离,就一口气踩着成八十度坡的夯土城墙,冲上了墙头。
    然后,绳索从墙头垂下。伴随着前锋精锐轻侠们对守夜县兵和更夫的袭杀,近百名轻装战士,随臧霸鱼贯入城。
    本来那名本地信徒对东阿城内部的情况,并不太了解。他误以为程立兄长的大宅院,是近来名声鹊起的程立所居住,根本不知道程立的真正住处。幸好,阴差阳错之下,臧霸从宅院后方翻墙而入之时,正遇到前来纠合兵众的程立。这才有了前边的那一幕场景。
    可以说,自从穿越以来,张狂在战事中的运气,一向不错。就连得到的一条错误信息,居然也能抓住关系胜负的正主。
    程立被抓住之后,虽然对臧霸不理不睬。可是因为那句与梦境相关的话语,程立也没了想法子捣捣乱的心思。就算来袭的天平军数量不多,但在程立被俘的消息传开之后,东阿县中,上至县令,下至平民,立刻就丧失了抵抗突袭者的意志。
    当作为臧霸后援的于禁率领部下在黎明时分赶到时,臧霸正坐在县令的寺衙中,悠闲的喝着小米粥。
    此处的“寺”,在汉朝还是指的朝廷官员的官署。后来到了隋唐时期,“寺”的意思才逐步成为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这种佛寺的起源,也正在东汉时期。据说,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官府鉴于浮屠教信众日益增加,有些容纳不下,干脆就把“鸿胪寺”搬迁出去,将原来的官邸改建,重新取名为“白马寺”。有了如此演化的过程,后世才将佛教的布道场所,称之为佛寺。
    当然,此时的佛教,还被称为浮屠教,在大汉的传播并不广泛。真正使佛教在中国大地上普遍传播开来的时候,还要等到五胡乱华的那段不堪回首岁月。在建立了政权的五胡统治下,被称为“胡教”的佛教才真正取得了华夏大地的宗教优势。
    好了,话题扯远了。且将视线撤回到天平军身上。
    八月初七,当张狂率领天平军主力抵达东阿县城时,整个县城都被彻底控制住了。值得一提的是,程立的妻子,听说程立被天平军俘虏,毅然将两个儿子托付给成功逃出城外的薛房,自己回到东阿县城中,请求照料程立。
    等张狂料理好手头的事情,又将斥候队派出去,打探“卜己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