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张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巾张狂- 第1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凉州铁骑,居然装备了先进的马战利器——双边马镫!
    自从来到汉末,张狂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一直以为当世的骑兵,是不装备马镫的。确定了这一点,张狂就不准备太早将马镫制造出来。他甚至还故意想要保守马镫的秘密,等到己方拥有了大规模的骑兵,再使用出来,给敌人来一下狠的。
    却不料,这一切不过是张狂孤陋寡闻罢了。
    原来,古人远比想象的聪明。凉州铁骑之所以闻名于世,就有着装备了双边马镫的小小功劳。只是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一项新技术的传播速度,要远远慢于后世。而若非是有心的人,也很少会注意到在马上的骑士,到底是不是依靠双腿夹紧马腹来保持平衡。
    如果没有外力介入,可能要到几十年以后,双边马镫才会成为一项骑兵的普遍装备。那时候,已经是三国的后期,离晋朝司马氏统一天下为时不远了。
    按照正常的历史推进,大约在南北朝时期,由于骑兵的冲击力和格斗能力大幅度上升,以至于重装甲骑成为当时战场上的绝对主力。这个中国历史上唯一以重装骑兵为主战力量的年代,比起欧洲的骑士时代,足足早上了几百年。
    揭穿了凉州铁骑的小秘密,感觉自己受到了愚弄的张狂,心里暗暗决定,等到了黄巾军大营,立刻给自己部下的所有骑兵,也配备上这种有用的小玩意儿!
    ——人家都大规模的运用了,还能保什么密啊?
    这一仗打到如此份上,已经是胜负分明。接下来的战局,在张狂看来,可谓是波澜不惊。
    牛辅带领的董卓亲卫队,虽然战力强悍,毕竟人数太少。再加上被沈富的无差别射击,使得亲卫队军心一沮,对黄巾军大队来说,这些强悍的凉州铁骑,也只是略微阻挡了己方片刻罢了。
    当然,在战场上,即使是片刻的阻挡,有时候也是非常有用的。
    若非牛辅带兵阻挡,田丰部下的私兵又在略微组织起来之后,抵挡了一下,拖延了半刻钟时间,很难说受了重伤的文丑和轻伤的高览,能不能在黄巾军的猛攻下,顺利的脱离险境。
    只是,在一刻钟后,当董卓的亲卫队副将樊稠,被悍不畏死的黄巾军士卒们一拥而上,一顿猛砍,落下个负伤后退的结果,田丰所部的抵抗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是,也正是因为田丰部私兵的拖延,董卓终于及时的将大部分汉军,从战场上撤退下来,缩回汉军大营。否则的话,被汹涌而来的黄巾军人浪淹没的,就不会只有左翼的一千多名来不及撤退的冀州州师了。
    虽然过程一波三折,结局也不算完美。但是,对黄巾军一方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他们毕竟胜利了!



第40节 得失未分明
    确定己方最终胜利的消息,张梁的心中,总算是放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在为终于得到的胜利欣喜异常的同时,他的脑中,也难免有些疑惑。
    黄巾军所派出的右翼偏师,实力并不算强大。然而,就是这只堪称羸弱的偏师,居然在最后的包抄作战之中,一路势如破竹,极为轻易的就击穿了汉军派出的抵御军?
    此事让张梁极为不解。他当初派出两翼包抄部队的时候,对这两翼黄巾军就没有抱着什么期待。
    就算汉军派出的,只是文丑、高览、田丰这些豪强的私兵,战斗力算不得强。可是毕竟有足足五、六千人摆在那里,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呢?
    更别说,文丑、高览,都是冀州闻名的强力猛将!而田丰,也是冀州著名的智者!
    张梁正在疑惑间,亲卫来报:
    “禀报人将,‘传道使’韦笑,带来了最新战报,前来拜见!”
    张梁略一点头,说道:
    “可。”
    然后,一个长的黑黑瘦瘦,却极为精神的年轻人,进入了张梁的视线。
    不过,外号“青翼蝠”的韦笑,并不是一个人前来的。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身材高挑,披着精良鱼鳞甲,年纪大约二十左右的剑手。张梁虽然觉得此人面熟,却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待到韦笑来到面前,施礼完毕,张梁正要开口询问,却见跟在韦笑后面的年轻剑手,深深的行了一个大礼,口中说道:
    “张狂拜见六叔!”
    张梁神情一怔,又仔细的打量了张狂两眼,这才回答道:
    “你不是七郎无忌吗?你怎么会在这里出现?二哥不是让你去河南一带督查去了吗?”
    张狂恭谨的答道:
    “小侄遵循大伯的法旨,与‘坎’部管帅【指管亥】合兵一处,驰援‘艮’部卜帅【指卜己】。不料皇甫嵩用兵狠辣,小侄救援不及,又被汉军截断了与管帅的联系,后退无路,只得北上渡过黄河,前来与三位叔伯汇合。”
    张狂的回答,让张梁很是吃惊。
    张梁依稀记得,眼前这个字“无忌”的侄儿,应当是在张氏一族的后辈中,被当做剑客来培养的。后来为了起义的需要,他被派往一处小“方”,辅佐那一“方”的渠帅起义。不过,碰巧那个“方”的渠帅急病而死,这才让这位族中排行第七的张狂,得以继任为一“方”渠帅。
    没想到大半年不见,原本在巨鹿张氏后辈当中,并不算如何出色的无忌侄儿,居然能率军远征千里,一路杀回冀州,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1了。
    想到这里,张梁又细细的打量了张狂一眼,只觉得经过大半年的磨练,这个侄儿身上的气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原来的张狂,像是一把摆出一半的匕首;那现在的张狂,就犹如一柄深藏不露的宝剑。
    ——怪不得,一眼没认出他来。
    在一旁察言观色的韦笑,见张梁的脸上,依稀露出微微的笑意,适时地开口了。
    “禀报人将,无忌兄弟不但不远千里,一路披荆斩棘,杀到广宗来,还在刚才配合‘白帅’,一举击垮了颜良、文丑、高览等跳梁小儿啊!”
    所谓的“白帅”,指的是统帅右翼黄巾军,进行包抄作战的渠帅“白爵”。
    听到韦笑的话,张梁简直不敢相信。
    颜良、文丑、高览,这些猛将的威名,都是用无数忠勇黄巾军战士的鲜血铸就的!
    这个张家七郎张无忌,不但驱兵千里,及时从青州赶到广宗,还一来就连破汉家数员强力猛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这是真的?”
    面对张梁锐利如剑锋的目光,韦笑虽然也见多了太平道的高层首脑,在此刻,依然感到头皮有些发炸。还好,刚才他所说的话,都是真的。尤其是击破颜良、文丑、高览诸将的时候,韦笑正好身在天平军中,亲眼目睹了所发生的这一切。
    真要说起来,张狂能够恰到好处的赶到广宗城下,参与这一场留名青史的大战,还多亏了韦笑。
    韦笑在黄巾军中的职务,叫做“八州传道使”。说白了,就是负责各州黄巾军的相互联系,传达最高领袖“天公将军”张角的各种命令,相当于一个高级的传令兵。
    当然,在各地跑动的时候,韦笑自然也免不得将各地的消息,顺路收集一二,然后汇报上去,以辅助太平道高层判断如今的局势。
    张狂率领天平军渡过黄河时,正巧就遇上了韦笑。作为“地公将军”张宝的亲传弟子之一,韦笑在冀州这个太平道的大本营里,消息的通达程度,是张狂这个新兴渠帅所望尘莫及的。
    正是有了韦笑提供的各种消息,张狂才知道,黄巾军与汉军的大决战就迫在眉睫。而根据张狂对历史的那一点儿零碎记忆,可以肯定董卓与黄巾军的这一战,应该是被打败了。若是能够及时的在这场黄巾军的大胜中捞到一些功绩,对张狂未来的发展,应当是有些用处的。
    由此作出决定的张狂,立刻为了这一战行动起来。出于对前进速度的考虑,张狂将后勤辎重车队留在后方,只带上精锐的战兵队,以一日八十里的速度狂奔数日。接下来,天平军这才通过辛苦的紧赶慢赶,在一个极为合适的时间,以一个极为关键的位置,对双方势均力敌的战斗态势,造成了决定性的影响。
    听完韦笑的详细解说,张梁总算对战局最后所发生的有利变化,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
    ——就是说嘛!白爵那小子若是有这么厉害,老子早就让他去带“甲士营”了!
    张梁脸上笑眯眯,看了看在一旁安静的等待,对韦笑的叙述不置一词的张狂,心中又夸赞了一句:
    ——沉得住气,看来是块好料子!
    但是,张梁的疑惑,并没有完全消除。张狂这小子走了什么狗屎运,手下居然拥有“万人敌”这种级别的超强猛将?
    对于有关“万人敌”的消息,张梁在没有亲眼看见以前,会是一直半信半疑。他自身便是一个“千人破”一级的武者,只是老早就绝了进阶之望,自然知道一个“千人破”强者升为“万人敌”,会有多么的艰难险阻,需要经历多少次生死一瞬间的杀伐体验。
    在刚刚结束的大战战场上,需要及时处理的事务极为繁多。张梁的疑虑,也没法子当场就去证实。忙碌之中,随口勉励了张狂和韦笑几句,张梁便让两人退下。
    两人也无意在张梁面前待上太久。毕竟,大家各有各的一摊事情,要去处理。所以,韦笑在带着张狂在冀州黄巾军的后勤那里挂了名,安排好太行军的临时驻扎地之后,两人各自道了一声“保重”,便分道扬镳了。
    张狂这次急行军赶来,虽然顺利的击败了汉军主力,得以在黄巾军中露上一个大脸,可是剩下的手尾也不少。
    一路狂奔的战兵们,需要犒劳修整;被丢在后面一百里外的辎重车队,需要派人接应。战斗中产生的伤亡,需要及时的处理。零零总总的事情,至少要花费张狂好几天才处理的完。
    至于韦笑,要做的事情也不少。不过,他目前的首要任务,便是前去向师傅兼首领——“地公将军”张宝回报。以张狂目前的战绩,已经值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