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袁世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原来袁世凯-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抽出佩刀,就地手刃之,全营肃然。
  为使官兵忠实于自己,袁世凯不仅经常教育他们要“公忠体国,深明大义”,“亲上死长”,并把这些训诫编为四言白话,刊发各哨,令兵丁熟背;经常颁发“训词”,要各级军官向士兵训话;特别强调“事事以本督办为心”等。如有《劝兵歌》:
  为子当尽孝,为臣当尽忠。朝廷出利借国债,不惜重饷来养兵。一兵吃穿百十两,六品官俸一般同。如再不为国出力,天地神鬼必不容。
  自古将相多行伍,休把当兵自看轻。一要用心学操练,学了本事好立功。二要打仗真奋勇,命该不死自然生。
  你若常记此等话,必然就把头目升;如果全然不经意,轻打重杀不容情。
  新建陆军各营均供奉袁世凯的长生禄位牌,大肆宣扬袁是军队的衣食父母,祝他官贵寿考。每天上下操集合时将领都要问士兵:“咱们吃谁的饭?”士兵们齐声回答:“咱们吃袁宫保(清廷封袁世凯为太子少保,故称“宫保”)的饭!”官长又问:“咱们应该为谁出力?”士兵们又齐声回答:“咱们替袁宫保出力!”袁世凯亦经常对士兵施以小恩小惠,如亲自监督发放饷银、防止官员克扣等,以博得士兵好感。这种种举措的最终目的是使北洋军官兵只知有袁宫保而不知有清帝,只知有袁世凯而不知有国家民族。
  袁世凯料到,新建陆军是创练新军的模范,将来再度添练新军,必定是由这支军队抽调骨干担任教练,这样自己便成了全国新军的总首领。于是,他“每日与士卒共奔走”,“汰弱募强,拟订规则,考将弁,申号令,殊形忙苦”,事无巨细,靡不亲躬,将全部心血倾注到练兵中。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与董福祥“甘军”、聂士成“武毅军”,一同隶属于直隶总督荣禄之下,并称“北洋三军”。戊戌变法失败后,清廷建“武卫军”。武卫军分为前、后、左、中、右五军。荣禄任武卫军统帅兼统武卫中军,聂士成统武卫前军,马玉昆统武卫左军,袁世凯统武卫右军,董福祥统武卫后军,每军9000余人。武卫右军即由新建陆军改编而成,兵员万人,是武卫军中最完整、最精锐的部队。
  当时,地方汉族地主士大夫凭军事实力进入中央津要,左右政局,打破了清入关以来满族贵族独揽大权的一统天下。清廷中满人对汉人的猜忌和排挤空前严重,甚至有留洋的满洲贵戚子弟疏请对汉人“禁兵、禁文”。因此,武卫中军以重新招募精壮旗丁为主,1万余人,规模建制参照新建陆军,以期监视或镇压其他汉人编组的军队。武卫前、后、左三军以燕陇旧旅改编,保存了旧勇营的组织和习气。虽然荣禄限令他们就地整编,但进展迟缓。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初,袁世凯补授山东巡抚,带武卫右军赴山东。袁世凯将山东旧军34营改编成步、马、炮20营,定名为武卫右军先锋队,共1万余人。经过八国联军之役,武卫军的前、后、左、中四军除左军马玉昆部外,几乎全都崩溃。但武卫右军不仅没遭受损失,反而得到扩充,成为北方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
  《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李鸿章病故。光绪二十七年十月,清廷授袁世凯署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赏戴双眼花翎加太子少保。他奏陈改革军制,拟定“新军募集操练规则十九条”,获准。袁世凯大权在握,大举扩充军队,将武卫右军调回小站进行训练,并添置洋枪洋炮,加强兵力。先是,署两江总督张之洞调湖广总督,其于南京编练的悉仿德制、全部新式装备的十三营“自强军”,由两江总督刘坤一接办。刘坤一将洋将洋弁一律资遣,改由江南提督李占椿统带全军。此时,清廷命将“自强军”交由袁世凯酌量分布训练,袁世凯的军事实力进一步得到扩充。
  

小站练兵(7)
袁世凯计划先编常备新军左、右两镇。镇实际上是新军的最高单位,每镇下辖步队2协,马队1标,炮队1标,工程队1营,辎重队1营,军乐队1队;步队每协2标,步、马、炮每标3营,步、马、工、辎每营4队,炮每营3队,步、炮、工、辎每队3排,每排3棚,马队2排,每排2棚;各种队伍每棚目兵均为14名,全镇官兵共12512名。当时所谓镇、协、标、营、队等于现在的师、旅、团、营、连。军是战时组织,视敌情或两镇一军,或3镇、4镇一军。统军将领、即后来的军长称“总统”或“军统”;统镇将领即后来的师长称“统制”或“翼长”;统协将领、即后来的旅长称“协统”;统标将领、即后来的团长称“标统”,统营将领、即后来的营长称“管带”;“队官”或“哨官”就是后来的连长;“帮带”或“督队官”就是后来的副营长。还有一种混成协,是不同兵种混合组成的旅,规模较普通旅大。
  清廷在批准袁世凯所奏训练新军条例的同时,命各省严行裁汰绿营防勇,精选若干营,按新军营制,编练常备军,其余编为续备军,加强洋枪操练。然而,各省督抚多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所练新军,或由绿营、防军、练军改头换面,或临时募集以充其数,致使各“新军”领导不一,训练不力,装备不齐,与清廷改革武备的目的格格不入。清廷遂于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设立练兵处。由袁世凯任练兵大臣;以袁世凯心腹徐世昌为总提督;王士珍为军政司正使;冯国璋为军学司正使;段祺瑞为军令司正使。练兵处职权非常广泛,凡新军章制操法、将领奖惩升迁、军官培养、派员留学及购置枪炮弹药、后勤马匹等无所不包。练兵处既是新军编练的最高领导机关,又是新军编练的督察机关。光绪三十年五月,袁世凯改武卫右军为“北洋新军”,成立3个镇,计63营,每镇辖步、炮、马、工、辎21营,扩兵到万人。光绪三十一年改为“北洋常备军”,又新建3个镇,军队扩充到8万人。除第1镇由满人铁良统率外,其余5镇都是袁世凯的嫡系,主要将领均为小站练兵出身。著名的北洋六镇就此形成,这是清末新式陆军的基础力量,也是后来北洋军阀的渊源。
  到光绪三十一年十月,练兵处合并到陆军部前,袁世凯共练成新军9镇4混成协,清末新军主体基本练成。
  19世纪中期以后,勇营代替绿营,淮军代替湘军,然直到新建陆军代替以淮军为代表的防军,中国军制方从根本上发生重大转折。淮军虽逐渐装备了西式武器,但好比放大小脚的女人——本质上仍是旧式的、传统的,新建陆军则是当时装备最精良、最先进的军队,实开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河,这其中,袁世凯功不可没。
  作为19世纪中期凭军事实力进入中央津要的地方汉族地主士大夫的第三代子弟,袁世凯将其父祖的治军发挥到了极致,发展到了新的层次,同时也保持了其本质的特点,即所练新建陆军的私属性。这支近代化的军队没有在抵抗列强侵略、保卫国家人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是成为以袁世凯为首的庞大的军事政治集团——“北洋军阀”崛起的筹码。小站练兵起家的北洋军阀后来出了4个民国总统——袁世凯、冯国璋、徐世昌、曹锟;6个民国总理、陆军总长——段祺瑞、王士珍、段芝贵、唐绍仪、张怀芝、靳云鹏;34个督军。此是后话。
  小站练兵的初始阶段,袁世凯并非一帆风顺。练兵三个多月时,袁世凯因跋扈擅权、克扣军饷、诛戮无辜遭到言官参劾。然奉旨查办的荣禄,在袁世凯的巴结逢迎下,以及第一次目睹洋操之效、欲将其收为己用的私心影响下,回护了袁。荣禄不但以“查无实据”疏请清廷“勿庸置议”,而且赞袁“血性耐劳,勇于任事”,是“不可多得”的将领。此后,袁世凯愈益投靠荣禄,仰仗荣禄而自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六月,袁世凯因练兵有功,晋升直隶按察使,仍专管练兵事宜。其官运开始亨通,他最重要的目标——以军事实力进入中央津要,达到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戊戌前后(1)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三日至八月初六,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维新派,通过光绪帝发动了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前后仅实行了百余日,又称“百日维新”。
  袁世凯是戊戌变法中的重要人物。特别是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袁世凯出卖了光绪帝和维新派。由于袁世凯的告密,慈禧提前回宫发动政变,临朝训政,囚禁光绪,捕杀“六君子”,使戊戌变法失败。
  具体说法是: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接下来的短短100多天中,光绪接连发布了100多道新政诏书,有时一日数令,倾泄而下,令人目不暇接,最多一天竟颁布了11条维新谕旨。对于这些变法,守旧派推宕拖延,全力阻挠,新政无法实行,诏谕全成空文。而慈禧和光绪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帝、后两党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七月三十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中有:“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他意识到自己处境危险,流露出焦急心情,嘱维新派妥筹良策。八月初二日又由林旭带出第二道密诏,令康有为“汝可迅速出外,不可迟延”。康有为、梁启超、林旭、谭嗣同等维新派核心人物跪诵密诏,痛哭失声,誓死搭救皇帝,决定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八月初三,谭嗣同夜访法华寺,会见袁世凯,说袁举兵杀荣禄,围颐和园,对慈禧太后则或囚或杀。袁世凯慨然应允,送走了谭嗣同。但他八月初五日向皇帝请训,当天乘火车回天津,却向荣禄告密。当夜,荣禄赶回北京告变。八月初六日晨,慈禧发动了政变。
  1970年,台湾学者黄彰健发表了一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论戊戌政变的爆发非由袁世凯告密》。1980年代后,大陆学者在较宽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