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0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450区- 第2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团。

    非战斗部队的装备以步枪和手枪为主,警卫部队装备少量机枪。

    各单位配备电台,,,电话,,,

    每个军团共计各种枪支xxxxx支,81毫米迫击炮以上火炮xxx门……

    人员……”

    344旅按照刘震他们的方法,建立了教导队和新兵营,至少现在扩编是不发愁合格干部的。对比一下诺基亚那个物品清单,这个方案显然是有些想要独吞第一个月的补给,又不想做得太明显那种意思。所以朱老总和其他主力到达之前,聂荣臻批准687,688,689三个团先按照这个清单装备起来,其他的等总部到达以后讨论批准。344旅心里想着现在仓库里的步枪6万支呢,本位主义。其实如果诺基亚的补给真的像他说的那样一个月接着一个月的送过来,到时候步枪会多得不想要都不行了。

    接到山外传来的消息,宋邓支队已经到达洪子店。他们是从平西出发的,路途比杨成武要遥远七八百里山路,二十天赶到。他们带来了三个七连制小团第6,7,9团,把白乙化的游击队组成的平西游击支队整编为10团留在了当地,他们则把红军干部教导队和红28军的几个连队整编一下,在人烟稀少的平西山区捞了一点点兵就赶来了。杨成武还没有来。他的独立团打完了腰站阻击战后,就向东北北平方向前进,但他的前进则是不断铺开,不断组织游击支队,又不断扩编自己的独立团,最后部队竟然发展到了6个团还支援了宋时轮一部分干部。他接到了南下接受补给的命令时也是七连制甚至五连制的小团,后来,一边走一边宣传抗日,一边收编一些声称抗日的莫名其妙的杂色武装,到达阜平的时候还拨出部分红13团干部和当地一支游击大队合编成新的第2团,算是继承了老13团的血脉。三个合法继承红军团番号的团队,却没有红军团相应的战斗力,人员基本满员,但武器却不满编,即使按照红军标准也不满编。好在留在这三个团的新兵们,都是挑选的素质比较好的。然后这才南下平山,因而到达时间比宋时轮还要晚。

    石清泉和霍嘉霖几天之前就回到了山里,向黄克诚详细报告了山外的情况。石清泉并不乐意回到辎重大队当队长,说那是当弼马温。

    黄克诚虽然批评他出山一趟把心给跑野了,但还是同意他到韩先楚新组建的689团2营担任第2连连长。史钱寿担任了一连连长。营长人选很意外,韩先楚硬把本来不属于红78师的金绍山从盂县要了回来担任2营营长。连队给周司令留下了。田子师升级担任了2营教导员。

    黄克诚之所以同意石清泉去战斗部队,原因是霍嘉霖为了成人之好,主动提出自己要当这三万匹马的马倌。到现在已经是6万匹了。



………【第20章 五万大军一打狗台】………

    张绍东和兰国清两个在687团驻营在小觉附近,进行道路建设和训练期间,搞起了歪门邪道。据说是在搞出某种炮文里的事件时,被某政治部警卫连捉住了。徐海东旅长气得吐了血。本来他们要被黄克诚狠狠处分,可是聂荣臻认为他们这种人不能憋着,应该一人记一次过然后到山外打仗去,成天打仗就没有功夫想这种事情了。于是他们团被命令把防务交给688团,带上聂荣臻批准的团以下编制的武器弹药送到山外和韩先楚会合,开展平山的抗日政权建设,然后听命令继续向大平原深处发展。

    经过几十天的努力,从仓库到小觉,再到十里坪的道路基本上修通,这是有了炸药和山洞里的机械才能做到的,但是从十里坪到庞家铺再到天井这段路就比较困难了,有些地段使用了很多炸药,最后还是只能通过轻型榴弹炮以下的装备,有一两个地段在没有修通盘山道路的情况下,榴弹炮只能拆开运送。汽车就别想过去了。因而687团和新组建韩先楚的689团12门轻型榴弹炮勉强能够运送出去。为了运送他们出山后扩编到满编制,还要辎重兵大队出动了三个骡马连,给他们输送武器弹药。

    他们出山的时候,宋时轮支队正好进山。

    无论是老红军,还是见过些世面的北平远郊区山民,见到687团无不惊讶赞叹。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王建洲的“红24军”扯旗起义后,联络到了附近七名党员参加进来,在军内建立了临时地下党委。王建洲本来想自己控制着这支“红军”,在灵寿行唐唐县等地发展起来,有了一定的份量再说下一步。然而其他党员们比他要纯洁一些,他们商议着,要把这支成分严重不纯洁的红军,拉到山里找真红军去,找真正的红军来整编改造这个“红24军”,而且除了王建洲自己,没有一个党员同意这种年代打出红军旗号。

    有人就有社会,一个小党委也是个小社会,即使王建洲有点自己拉队伍的投机想法,在八个人里也只是八分之一,占不了大多数。但是这八个人,在现在一千多人的“军队”里,又是极少数。

    王建洲把“党委”的想法作为他个人的想法向柳放几人一说,富贵大爷先开口了,“我们是红军吗?你是**吗?怎么不打土豪,分田地,闹共产?”

    “富贵大爷,我不早说了嘛?清泉,还有嘉霖他们临走不是也说了吗?现在是抗日时期,要的是全民族的抗战,什么叫全民族?地主土豪也要包括呀。你把他们抢个一干二净,他们还会支持你抗战?”

    富贵大爷还没开口,柳放先有点着急了:“不打土豪,不分田地,这两千人吃什么喝什么?那不几天就散伙了?”

    这倒是个问题呀,“反正不能明抢,红军要有红军的纪律,清泉和我讲过。他们红军主力部队,没抗战的时候,部队自己也不随便乱打土豪。”

    “那怎么办?”

    “反正不能明抢,我是政委,就是不行。”

    柳放问:“不能明抢,暗抢行不?”

    “暗抢也不行,纸包不住火。”

    柳放心里起了杀意。

    富贵大爷说道:“那,全民抗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王建洲眼珠一转,“姜还是老的辣!就这么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出抗战宣传队!”

    柳放也算老北洋走南闯北过的,这套也算一听就明白了,“行,要是钱粮不够,咱们还要另外商量。”

    王建洲是现在不抢就好,走一步看一步,“好,那些以后不行了再说。”

    “你要说定了。”柳放说。

    “定了。”

    “你说了算数?富贵大爷和各位大爷大哥都在这,你发个誓。”

    发誓?王建洲暗笑,我一个药店小老板,发个誓有什么?我每天卖药不发一百个誓,十个总是要的,“我发誓,今天我王建洲如果说话不算话,天打五雷劈!”

    他们在唐,行,灵,平一带派出很多“宣传队”,宣传“全民族抗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竟然短时间内发展到了一万多人,其中有很多不明性质的民间武装,被抗日口号和“红24军”的名头感召,也参加了进来。柳放犯了北洋的老毛病,“红24军”一万多人里面,他竟然整整委任了24个师长。当然他自己最初的那一千多人,算是序列内头一号主力师,第70师,最后在这个“红24军”里,占了三分之一人数,4千多人,两千多条各种步枪,还有两挺机枪,一门只有两发炮弹的迫击炮。算是齐装满员。

    就是找真红军整编有分歧。王建洲的意思,最好不去和石清泉霍嘉霖见面,就到阜平山里找三分区去。但是在这个问题上,“红24军”的名头还是比他爹“老冯”大一点的,富贵大爷等人的坚持之下,还是胳膊扭不过大腿,一万多人穿过灵寿平山边境地区向平山进发了。

    平山一带人口也比较密集的。他们一路宣传过来,红24军回来抗日了,“地不分东南西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全民一起打鬼子,一起抗战!”

    鬼子在平山糟践过,比唐县行唐严重,老百姓参加抗日很积极,再加上六年前红24军在这里留下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就真的来了个男女老幼齐抗战。柳放不想要女人和老幼病残,王建洲等党员当然也不想要。无奈其他人“左倾”成风,“既然说了是全民抗战,不分男女老幼,就要说到做到,说话算数!”

    他们以宽大正面向南挺进,一路走一路宣传,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到五万多人。不过走到狗台疙瘩被伪军阻挡住了,过不去。

    先开始上了几个其他民间武装组成的74师,88师之类的“部队”,被城墙上鬼子指挥训练的伪军几个排枪打下来,几乎自己在城下就溃散了,幸亏被柳放的亲兵给挡了回来。

    后来柳放亲自指挥他的“70师”又打了一天,虽然坚定一点,没有乱跑,但也是毫无结果。狗台城里鬼子给清水发报,清水老特务非常欣慰,命令他们再坚守几天,等外面那群乌合之众疲惫了,和平山的援军一起彻底击溃他们。

    王建洲觉得不妙,悄悄和党员商量了一下,“部队不仅老弱病残太多,不如撤回阜平那边整编,老弱病残不愿意走,留在平山这边那就正好,意志不坚定的,跑散了也正好,通过行军,让部队自动纯洁一下。”

    正说着,那边喽啰报告:“真红军来了!”

    王建洲一听大喜,带上富贵大爷和党员们就去迎接。

    原来来人是杨成武和他的拥有三个团级“大队”的独立团,团里面还编制着红一团,红二团,红三团,三个红军团。对外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大队。大队以下,营连排班编制齐全。

    杨成武听了他们的自我介绍,有些忍俊不禁,“你们是党委?全军按你们说,五万人,就这几个党员还算红军?你们知道吗,我们从蔚县广灵南进,一路上碰到过五路军,七路军,七路半,九路军,还见过什么河北抗日军,西直隶抗日自卫军,五花八门的名号什么都见识过了。到了平山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