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旧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城旧事- 第2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些废胶卷,那一面黄一面黑的长长的厚厚的裹胶片的纸,是叠元宝的好材料,而纸中心的铁轴子,更是制作小汽车的绝佳轮子。其他还有装大底片的厚牛皮纸的盒子,作废的相纸,锡光纸……这些东西,县城里其他街区的孩子,可是绝对没有的,那是我们骄傲于他们的少有资本之一。

  在那个对美的追求被批为资产阶级思想的年代里,照相馆算是最能展示个性和表现爱美之心的地方了。也因此,县城里各机关的许多年轻人,都成了照相馆的常客,也成了员工们的好朋友,为的是能照到满意的照片。我还记得好几个年轻英俊的武装部的军官,有事没事,都好往照像馆里跑,星期天还去镇华姨家里作客,结果镇华姨每人都给介绍到一个相片曾在橱窗里摆放过的漂亮姑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县城里的几乎都在曙光照相馆里照过相,关于自己的影像,大都是曙光照相馆给记录下来的。现在我家里保存的极少的照片中,有一张泛黄的父亲的军官照,还打着凸起的曙光照相馆的字样。我小时留下的唯一的一张三岁时拍的背木条子当枪的照片,也是金大的杰作,曾写进怀旧散文《玩枪》中。后来考大学准考证上的照片也是金大拍的。最后一次进曙光照相馆,是给女儿照百日照了。但金大给我们免费照的几张合影照,我都还保存着,是我们那些一起长大的孩子们小学毕业、高中毕业和下放时的合影,其中就有金大、纪叔他们的孩子。那泛黄的照片,总能勾起我对往昔生活的许多回忆。

  *时,照相馆还发行了一次毛主席语录章。就是把毛主席语录拍成照片,剪下来贴在硬纸片上,用别针别在衣服上,曾经风靡一时。估计这样的毛主席语录章,能保存下来的,没几个。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县城里出现了好几家照相馆,原来的照相馆也因为改造而拆迁了,它和附近的东风理发店,都搬到了新世纪商城面西的街对过,全都改了名,依次叫“人民照相馆”、“人民理发店”,倒是和相邻的人民旅馆和人民饭店一致。而那一条街的南边,还有一个人民商场,倒是成了“人民”系列商铺一景。但现在,又有几人相信,它们的前身曾代表着县城服务业的半面江山,更少有人知道,它们曾有的名字了。

  2007年11月15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人民剧场
我们小时管人民剧场叫大戏园子,因为在它面南的那条老街上,还有一个小戏园子。小戏园子历史应该很悠久,我猜想,解放前就该有了吧?那时的老运河街,也叫大榆树,是远近闻名的水旱(铁路和水路)码头,很繁荣,中转货物不说了,南来北往的船民们,常在这儿歇脚,商业和娱乐业被刺激而发展,应在情理之中。

  小戏园子在当时的中医院和镇公所之间的巷口子里。因为去那儿总是夜晚,所以,刺眼的汽灯下,那巷口儿显得特别深,两边的老砖墙也显得特别高大,多年以后,我会偶尔梦到它,像故宫的城墙。园子好像是正方型的,阔大的空间里立着几根大圆柱子,总是烟雾缭绕。舞台下是一组一组的长桌,瓜子、花生、糖球、蔗糖块、红心的青辣萝卜……卖小吃的在桌中间飞快地窜着,冰糖球上压成扁片的晶莹剔透的冰糖片,总是馋得人狠咽唾沫。记不清看过什么戏了,反正都是柳琴梆子之类的古装戏,戏名好像有个“孟丽君”什么的。母亲是戏迷,这方面她是专家,多年后,拉起小戏园子里的名角,也是如数家珍,更有许多关于名角的奇闻轶事,今天听来,都是绝好的梨园传奇。

  小戏园子与人民剧场并存了一段时间后,就随着那条老街的萧条消失了。运河镇公所和中医院都搬走了,菜市也北移,集中管理,地点就是现在的大榆树街,俗称老菜市。而人民剧场,就建在老菜口的大门东侧。

  从传承的角度看,人民剧场应该是小戏园子的继承和光大,小小的戏园子已无法满足作为县城的文化生活的巨大需要了。平心而论,即使在今天,人民剧场的建筑,无论从规模还是从风格看,在邳州的城建格局中,仍有它的一席之地。而当我们知道它是五八年大跃进的产物时,可能唯有“赞叹”二字了。而一手促成它的,就是当年载下水杉树的李清溪老县长。

  人民剧场的落成,不仅造就了邳州历史上最为宏伟的建筑,就是在徐州各县也独占鳌头,邳州人,着实为它风光了许多时候。接着,邳州的京剧团、豫剧团和柳琴剧团,从小戏园子里转到了大戏园子上,轮番登台演出,当时的老运河街人,真是过足了戏瘾。而那些艺人们,也出足了风头。可以说,人民剧场建成后的最初十年间,是邳州戏剧事业,特别是地方戏空前绝后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那时电影五分钱一张票,戏票是一角二,算是高消费了。大人们,最多也就是一周看上一场,小孩子们对看古装戏大都没兴趣,听不懂,一演就是二个多小时,常常是跟大人进场不到一半时间,就开溜了。不过人民剧场门前,却是我们的最爱。那时灯火通明到半夜,人多,热闹,许多买不起票的人,喜欢在剧场外听戏,然后就是等到散场前十分钟时,剧场放大门,大家一轰而进,看个大团圆的结局。

  对于我们来说,剧场门口是极好的游戏场所。七八级的台阶,可以跳上跳下。两侧各有一个大坛子,种着高大的松树,可以比谁爬上去的快。再两侧的墙边,是成排的茂密的冬青,可以捉迷藏。再两边的围墙上,有画廓中的剧照可以观赏,若再爬上墙头铤而走险,更像飞夺泸定桥般神勇,运气好,可以偷爬时剧场里白看一场戏。更不用说,剧场前的宽大的小广场上,布满了卖各色零食的小贩,这是老运河街人夜生活的乐园。

  *的风暴,彻底毁掉了这片艺术伊甸园的美丽风情。剧场前的小广场成了造反派开会和批斗走资派的会场,剧团的造反派还专门把古装戏的戏服挑到剧场门前焚毁,然后剧场里就成了两派争相演出文艺节目的舞台。等到*高潮到来,两派文攻武卫时,人民剧场的楼顶,就成了两派争夺的制高点。那最为惨烈的一幕,是一个运河中学的红卫兵从剧场的最北侧拿着棍子正要攀上楼顶时,被盘据在楼顶的另一派红卫兵用棍子打落楼下摔死。那时我正爬在自家院子中的大枣树上看热闹呢!

  在武斗进行至最为激烈的时候,作为城中心的人民剧场,反而成了真空地带,也因此成了我们孩子们玩耍的乐园。这时,我们才有机会深入剧场的内部,满足了由来已久的好奇心。先是爬到舞台上,掀开舞台上的木板,看舞台下有什么机关。又把幕布拉来拉去,直到拉不动为止。再攀爬到舞台的上方梁头上,看聚光灯是如何摇动的。又跑进剧场的售票室,找出成堆的旧票,从小窗口递出去,过一把卖票的瘾。再一楼二楼三楼地攀上去,还是数不清一共有多少间小房子。终于在天花板上找到了出口,大家一拥而上,竟然站在了人民剧场的楼顶平台上。大家对着大街喊“毛主席万岁”,还把传单撕碎了朝楼下的广场上乱撒,仿佛自己才是胜利的红卫兵小将。

  那时处于无政府状态,大家见到好玩的就拿,什么小凳子、幕布、道具、画笔之类,都可光天化日下顺手牵羊。我胆小,只拿了两样东西:一是从座椅的布垫里抽出毛毡来垫鞋,二是将大门的钢转轴帽拧下来玩。一座本是富丽堂皇的好端端的大型建筑,只几年功夫,就被毁得满目疮痍,连一块好的玻璃也不存在了。

  *中后期,时兴演样板戏,人民剧场才又恢复了元气,这时我们已经长大,经常从墙头上爬进去看演出。慢慢地,和把门的几个徐州下放知青混熟了,只要我们高兴,随时可以大摇大摆地进去看戏。也因此,愤愤不平的别的街区的小孩子,都说人民剧场是“你们家开的”。没办法,近水楼台先得月,谁让我们住的地方,离人民剧场只有几十米远的距离呢!

  后来,县城里相继建起了电影院和影剧院,人民剧场唯我独尊的文艺演出场所的地位才风光不再。它跟我的直接联系还有两次,一是我1975年下放时,县里在人民剧场召开了隆重的欢送大会。一是我考上大学后,在人民剧场里看戏相了一次不成功的亲。再后来,在其中看了一次《妈妈再爱我一次》的电影,发现这剧场的空间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低矮狭窄,完全不是小时候印象中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一样的宏伟壮观了。

  如今人民剧场早已寿终正寝,改建成了超级市场,但我经过那儿的时候,总觉得她还在,舞台上正唱着柳琴戏呢!

  2007年10月13日草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三角汪
可能因为挖土筑铁道的缘故,铁道边大都有汪。而当火站轨道曲曲折折进了县城的货场时,那两侧因挖土筑路基留下的大汪,也就大都呈三角形了,我们叫它三角汪。在火车站正南面,这样的三角汪,大大小小有一二十个呢!

  三角汪是野水塘,周围是社员的自留地,种着豆子、玉米之类的杂粮,水里的鱼,都是野鱼,无人看管,不过也因此,水面都是水草、芦苇、菖莆、莲藕,加之水又深,很难捕捉和垂钓。汪边的高地上,多有坟莹,阴森森的,平时少有人到。只有下火车的旅客,绕近路走那儿的多。三角汪由于人烟少,水大都清澈见底,呈浅绿色,好像上好龙井泡出的茶。

  去三角汪玩,多在夏天。近处的国营鱼场加大了看管的人力和力度,不能钓了,更不能下塘子捉鱼了,就三五成群,扛着小鱼竿,上三角汪去。

  上三角汪的第一个好处,是可以在汪边的乱石堆里拣好玩的东西。毕竟是卸货的货场,碎铜烂铁,拾的多,可以卖个块儿八角呢。

  想下窝子钓大鱼的结果,总是不妙,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