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4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有机会就纵兵追击。

    可是很快,吴敏、唐恪、耿南仲等人坚决反对而取消。

    种师道又提出,集合大军驻屯黄河两岸,防止金军再次渡河,预为下次“防秋”之计。宋钦宗准奏施行。可是以计算消耗的粮食,钱币等,很快的被否决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皇帝还不差饿兵。

    国库没钱,打仗没有底气。

    即便是知道驻兵灾黄河两岸好处很多很多,可是没有钱,什么也搞不定。

    自从那场朝议之后,种师道病了,因为对大宋未来看不到一丝希望,心中绝望到了极点。迁都是最佳策略,可是政治影响太坏,西周当年迁都洛阳之前,“礼仪征伐皆出于天子”;可是西周迁都洛阳之后,“礼仪征伐皆出于诸侯“。

    迁都,意味着统治中心的移动,zhōng ;yāng对于地方约束力的下降,会彻底破会强干弱枝的政策,轻则是藩镇割据,重则是国家分崩离析。

    当年安史之乱,唐明皇西逃,迁都而去,意味着zhōng ;yāng对地方权威下降,形成了藩镇割据的雏形;后来黄巢攻陷长安,唐皇再次西逃,则致使唐朝权威下降到了极点,果然没有几年,唐朝就灭亡了。

    此时,陷入了僵局,进退两难。此时,宋朝割地,赔款、人质,送亲、称臣等,几乎是将朝廷的威严尽数散去,失去了威严,还能对地方形成有限控制吗?一旦迁都,局势会彻底恶化,彻底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不迁都,又没有实力防御,要钱没钱,要兵没兵。一旦金军再次南下,说不好就是一个死局。

    既然解决不了,那就暂时搁置争议。

    这时,张敏道:“太原围困已经,里应派兵解去河东之围!”

    “哗!”

    群臣这时才想到太原,想到那个遗弃儿。

    太原的前身晋阳城,chūn秋战国之际是赵国的都城。太原盆地北缘修建了坚固的军事城堡,该城因建于晋水之阳,故曰晋阳城。在十六国北朝时期,曾是前秦末都和北齐“别都”。十六国时期,西北游牧民族氐族建立的前秦曾一度统一北方。

    齐的都城虽然还在邺,但晋阳是高氏父子的创业之地,北齐统治者将晋阳定为“别都”。北齐历代皇帝多住于此,并在此大兴土木,起造宫殿,还在晋祠和西山修筑离宫别墅,凿建石窟寺庙。晋阳是北齐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唐代太原称běi ;jīng,是大唐帝国的陪都。晋阳是唐朝的“龙兴之地”,李渊、李世民父子在此起兵,建立了强大鼎盛之唐王朝。晋阳是北方军事重镇,为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突厥、回纥南下的前哨阵地。晋阳成为当时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全国第三大都会,其形制规模达于鼎盛。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占领了长安,唐僖宗命盘踞晋北的沙陀酋长李克用南下,进攻黄巢。李克用带领沙陀骑兵,长驱直入,攻入长安,被唐王朝封为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以晋阳为都,建立晋政权达17年,占据当时北方半壁江山,与朱温所建的后梁对峙。

    后晋、后汉以太原为陪都共15年。因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都是沙陀族人,所以,历史上称后唐、后晋、后汉为“沙陀三王朝”。

    五代末期,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弟弟刘崇以晋阳为都,建立割据小政权北汉。北宋建国后,宋太祖赵匡更是几次围攻,几次败北,损兵折将无数,可就是打不破晋阳城。直到全国统一,宋太宗赵光义才攻破晋阳城。

    鉴于晋阳战略地位的重要xìng,特别是多次建都的历史,害怕有人利用晋阳,再次建都割据,危及宋朝统治,于是下令将晋阳城付之一炬,又决汾、晋两水灌城,一座千载名城遂成废墟。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将潘美奏请,在原晋阳城以北的唐明镇基础上,建起新的太原城。

    而太原一直是抗击辽军的最前线,如今又是抗击金军的最前线。

    太原再次展现出了他牛逼哄哄的一面,汴梁身为dì ;dū,城高河深,西军各处援救,最后还差些失守,只能是屈辱的签订不平等条约,金军才退去。

    而太原则坚挺了许多,以一城之地,硬生生的扛住了西路军,让强大的金军在太原城下止步不前。也多亏是太原挺住了,抗住了金军的西路军,使金军东西两路,钳形攻势瓦解,使汴梁只是承受东路军攻击,若是两路合围汴梁,一切休矣。

    “太原破,泽河东之地尽数丢失,那时千里黄河,尽数是金军攻击之处,那时汴梁危矣。只有守住太原,汴梁才能不丢失!”白时中道。

    群臣都是点了点头,这一会出奇的齐心,没有人提出异议。

    “那不知谁去援救太原?“宋钦宗问道。

    一问出这句话,大臣都看向了李纲。

    白时中道:“可派遣西军jīng锐援救太原,姚古,种师中等名将,分两路以犄角之势出击。李相才智出众,可为河东宣抚使,节制诸军,援救太原!”

    “附意!”张敏道。

    李邦彦道:“此法可行!”

    在场众人都是赞同,在宋朝流行着以文制武的传统,武将多数是副职,只有文官才能当正职。可是环视朝堂,能打的文人还真的没有,就连行军的一些基本常识也不懂,还打什么战,弄不好,就是全军覆没的料。

    只有李纲有些经验,带领士兵守过城,抗住过金军的进攻。他可能不是最好的入选,也不是最适合的人选,可是除了他之外,再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

    李纲想要辩解,想要推辞,可是看着场中的情景,心中无奈只能是这样了。

    ………………

    “什么,让李纲出征,这不是找死吗?”

    回到汴梁,赵朴一直关注者汴梁的局势,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更好的逃命。

    听到李纲为河东宣抚使,赵朴立时眼中闪现出了绝望,前不久姚平仲一场大战,损失了三十多万人,这一次西军jīng锐,救援太原,可能又要二十多万人覆没。之前那一次夜袭之战,西军jīng锐损耗巨大,而这一次救援太原,西军剩下的家底会彻底耗尽。

    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地失人在,人地皆得。

    丢失了汴梁不要紧,丢失了太原不要紧,丢失了河东河北之地不要紧,甚至是丢失了淮河以北广大地区也不要紧,只要是有军队在,迟早会有一切的,可是将军队耗尽,即便是守住了地,最后也会丢掉。

    西军,是大宋唯一的jīng锐。一旦西军彻底完了,那汴梁也丢了,那时即便是想要突围,想要跑路,也跑不了。
第50章该走了
    一旦,金军采用围点打援之法,骑兵四处出击,各个击破;而西军各部之间,又缺乏有效沟通,而李纲又镇压不住西军的这些骄兵悍将,再加上宋钦宗也是多疑,不会将大军全数又李纲指挥,若是没有意外……

    即便是意外出现,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意外,只会是眷顾又准备的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意外都是浮云,无法扭转大局。

    宋朝与金国的战斗到了这一刻,胜败已经成为定局,一切都不会因为他这个蝴蝶才出现,会有太大的改观。

    “我该走了!“赵朴深吸了一口气,眼神中闪出坚定。

    以太原为中心,爆发的解围之战,很快将要爆发。这一战西军的jīng锐将会尽数耗尽,大宋的正规部队将会彻底耗尽,在这片土地上,金军将会入进入无人之境一般,没有人能够挡住他们的铁骑。

    在未来的几年内,金军军事上会达到巅峰。

    若是金军政策得当,甚至可能问鼎中原,提前实现蒙古一统中原的壮举,建立一个南到南海,北到贝加尔湖的大帝国。只可惜,政策上的失利,将金军的军事优势磨平了,一直缺乏稳定的战略,一直缺乏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一直是金军最大的破绽。

    这让金军再次丧失了机会。

    盛极必衰,当金军强大到了极限时,各个内部矛盾也会显现而出,军队也会迅速的腐化。**曾经击败了宋朝,也再一次腐蚀了金国,曾经强大的铁骑,将失去了犀利的一面,直到郾城之战被打得满地找牙,最后被金军覆灭。

    汴梁我要走了!

    赵朴再次前往皇宫,去见宋钦宗,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离开汴梁,离开这个死地。

    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

    “皇弟,不知有何事?”宋钦宗眼圈发黑,神情有些萎靡,显然皇帝的生涯将他折磨的苦难不堪。

    “陛下,我要参军!“没有拐弯抹角,没有多余废话,赵朴直接的说出了目的。

    “参军!“宋钦宗愣了。

    在大宋亲王不许当官,是为了防止亲王结党私营,祸乱朝政,威胁皇权。亲王想要参军,几乎是不可能的。

    赵朴也知道这个道理,说道:“我朝宗室,不得参军。可是如今国家动乱,我身为大宋亲王,岂能袖手旁观。前些时rì,我肯到金营为人质,如今我也愿意参军,抗击金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请陛下成全!“

    宋钦宗怒了,一拍桌子,大骂道:“荒唐,这违背祖制!”

    没有丝毫犹豫,宋钦宗就拒绝了。

    在忠孝为主的大宋,祖制是至高无上的,谁挑战祖制谁就没有好下场,即便是皇上也不行。最为典型的就是范仲淹的变法,王安石的变法,遭到了反对。言官反对的理由,其中一条,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条,违背祖制。

    赵朴也不着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