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抗日突击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降抗日突击营- 第54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枪,基本上再没有官员来因为什么事情找他们了
    所以,当几个月后,一个他们最关心的有关卡尔梅克骑兵团的消息从他们出逃的地方传回他们除了长出一口气之外,神态再无任何波澜
    是的,也只有他了,那个传奇一般的英雄,才有可能在那个局势微妙的时刻,在退居二线无人问津的不利局面中,只有他——前卡尔梅克骑兵团团长戈罗多维科夫,他们这些蒙古骑兵共同的父兄,甘愿冒着被杀头的风险,毅然向斯大林上书要求在红军中保留一支蒙古骑兵部队而他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以性命担保卡尔梅克蒙古部队永远忠于苏维埃国家
    最终,斯大林同意了戈罗多维科夫的请求,但是这支英雄的部队,从此它所能够拥有的人数,将限定在2000人之内好,2000人,对一支以快、机动和迅猛的骑兵而言,这个人数多的只是剩下了一种象征意义
    他们,这些曾经的卡尔梅克骑兵团的勇士们,已经永远回不去了
    然而丹纳多济、阿尔拜格他们无法知道,一路横扫而过的第三帝国钢铁集团却在这时无意中帮助了这支奄奄一息的英雄部队
    随着德军在苏联全境的推进和深入,兵员严重不足的斯大林终于放宽了他的限制,同时也在戈罗多维科夫多方奔走这下,1944年3月,苏联近卫第1骑兵军直辖的蒙古骑兵团正式组建这是二战中后期苏联红军唯一一支成建制的蒙古部队,也是卡尔梅克骑兵团的前身和延续
    而且让许多在苏联红军幸存下来的蒙古骑兵兴奋不已的是,这支已经换名为“蒙古骑兵团”的团长,正是戈罗多维科夫而他,刚刚被斯大林亲自授予上将军衔
    一个上将,亲自担任一个团的主官,这对将士们将是多大的荣耀
    于是为鼓舞士气,同时也是为了让斯大林听到和看到,戈罗多维科夫要求该团将士在作战时,不仅要打出苏联战旗,还要高举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就已出现的灵旗──苏勒德
    而所谓苏勒德的战旗象征就是用最好的牡马身上割下的马鬃制成,系在紧挨长矛刃口作为缨穗拥有苏勒德的军队每到一地扎营,就将苏勒德插在营帐入口外以标示自己的尊崇身份按照蒙古将士的说法,苏勒德迎风飞舞,捕捉着“长生天”赐予的力量,又将力量传递给战士据说,战士活着时,苏勒德引领着他的命运;战士牺牲时,他的灵魂则会寄附在苏勒德上,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马背上的民族后人
    也正是在这种强烈荣誉感的召唤下,这支蒙古部队斗志昂扬,不畏牺牲,竟然在此后的苏联红军一路反攻并打至柏林时,数次得到了苏联骑兵的代名词、同时也是有着苏联红军“骑兵教父”的布琼尼元帅多次青眼有加和赞誉
    在最近一次视察这支蒙古骑兵团时,布琼尼这样说道:“这是一支生气勃勃的军队,骑兵们期待着‘奥卡汗’带领他们横扫敌巢”
    “奥卡汗”不是别人,正是骑兵们私下对戈罗多维科夫的称谓不过这个称谓他们可不敢公开四处乱喊,但今天连布琼尼元帅都这样喊出来了,就足以说明了苏联红军最高层对这支蒙古骑兵军的重认识
    所以,当盟军和苏联红军兵分两路突入柏林之后,为免遭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官员的猜忌,和避免不必要的嫉妒和麻烦,直到纳粹德国正式宣布投降通电世界,戈罗多维科夫仍然严禁蒙古骑兵团官兵进入柏林市区宿营不过,蒙古团的老上级、同时也是共同创造了骑兵军与铁道兵完美结合战法的发明人,苏联红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科涅夫却没有忘记这群英雄
    在受降仪式上,他亲自点名,指定驻守柏林外围防区的德国国防军第3骑兵师向蒙古骑兵团投降
    于是,几百年前的“黄祸”再次出现在莱茵河畔,而那些随处可见的蒙古人和毛发蓬松的小马和骆驼,让许多柏林市民感到自己的城市不是被“文明”的盟军攻占,而是让几百年前横扫而来的“黄祸”再一次占领了不过,他们会很快发现,这支蒙古骑兵团将是一支最文明的军队,占领军中经常发生的抢劫、强奸甚至烧杀现象,在这支部队的占领军时光中竟然一次都不曾出现
    然而这支光荣而英雄的骑兵军,在这些的光环之下,不仅没有给今天的丹纳多济、阿尔拜格等人带来荣耀、兴奋和认同,反而平添了无数的烦恼
    随着欧洲战事的日渐平息,以及苏联红军的战略回移,这支前身为卡尔梅克骑兵团的蒙古骑兵团,竟然被一路派到了贝加尔湖南侧
    贝加尔湖那侧一线是什么地方,此时此刻,堪称是远东苏蒙边境的“东方巴尔干火药桶”
    翻开最近任何一个列强最的军事情报地图,绝对都是最高的红色预警标示,虽然牵涉到的国家仅仅不过中苏蒙日四国八方,但真正对此地关注的绝对不亚于即将结束的热点地区欧洲战场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中苏蒙日四国,八方,其中的日本本来没他们什么事,可是那支至今都未损失一兵一卒的百万关东军仍陈兵于中蒙边境,再加上已成多年历史事实的伪满国的存在,因而小日本的因素还是在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分量的影响
    至于八方,当然是指重庆政府、延安、突击营,以及南京的汪伪政府、满洲里的伪满国,蒙古人民党的乔巴山、苏联红军驻蒙古远东军区,最后就是由内蒙、外蒙曾经的流亡王公贵族组成的所谓蒙汉联合自治人民委员会这样的一个刚刚才出现的一个组织
    当然这个组织由于才冒出头没几天,所以至今还没有一方能够全面掌握这个所谓的蒙汉联合自治人民委员会,到底是属于何方势力,其政治派别有何内幕,尤其是在四国八方其倾向于何方,等等,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相对这些政治性的问题,真正引起这些如今身处突击营高位的蒙古骑兵英雄们担忧和恐慌的,却还是那支已经在贝加尔湖驻扎下来的蒙古骑兵团
    别的不说,单是它的前身“卡尔梅克骑兵团”这一条,就足够让丹纳多济和阿尔拜格两人头疼的了……未完待续)
    s
    【注册会员可获私人书架,看书方便】
    空降抗日突击营的第四卷抗日烽火第581章、对峙的开始

第582章、大战来临

    “新战法去什么名字没有,以后在各大军事院校教程和演习中出现的名词,看来我们又可以多了一些专有军事术语喽。。)”
    面对斯大林在远东的频繁调兵遣将,孟遥当然也没闲着,除了加紧继续扩张和新城的建设,对数个靠近贝加尔湖一带的新城业已成为可能中的前线预估,也是做了许多战前准备的。
    其实所谓的军事准备,也无外乎为当面的几座新城,每个城市增调了一个加强了两个防空营的独立旅而已。
    这个措施,还是在陆涛、傅晓冲、廖业祺他们强烈要求下临时增补上去的。
    按照孟遥的想法,面对贝加尔湖一线的几座新城,其本身就是互为犄角,彼此又有四通八达的城际铁甲列车相连,一旦发生战事,与来犯之敌大可在快速机动中一战并寻机歼敌。
    为此,孟遥专门拿出几天时间,已经连续实地勘察了几座新城的整个城防体系,除了对来自空中的防御还有些隐隐担忧之外,地面防御他是有一百个放心的。
    这份信心,除了对突击营已经成熟了的环城铁甲战车防御圈的自信,现在又加上了丹纳多济、阿尔拜格这些来自卡尔梅克骑兵团原来勇士们在欧战时的独创战法,不说固若金汤,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见招拆招,以此对付曾经的偶像苏联红军还是绰绰有余的。
    面对孟遥的问话。丹纳多济自然更是不含糊。当即挺胸答道:
    “请营长放心,防御战本身守方对攻方就有一个天然的先决优势,地利。倘若再在实战中加入我们在欧战时的战法,只要不发生全线溃散,我们甚至可以不动用您增补而来的预备队独立旅,只需数个骑兵军独立营,再拿出不少于两列以上的战甲车,您点名必须死守的几座新城,我们有十足的信心完成这个任务。”
    说完,丹纳多济随即按照预定方案。冲着早已在一列铁甲车上的阿尔拜格举手示意了一下。阿尔拜格点点头,举起手中的一面小旗子向上一挥,就见前方看不到机头的地方蓦然响起一串汽笛。
    汽笛声中,只见一道道紧闭的车厢大门一刹那间同时打开。随即便是一声声气冲耳畔的战马喷鼻之息,以及一**马蹄激荡在铁皮与木板之间的铿锵。而这也就只是一瞬,人们发现自己眼前就是一花,四周顿时荡漾起无数点点刀光,在阳光照射之下分外壮观。
    啊,看来新战法已在突击营完成了与铁甲列车的合成演练,我们的战术有多了一种名词,我们的胜利有多了一份保障。
    点点刀光,人马合一,静时犹如一潭死水。动则宛若霹雳流火。好,好哇,属于我们的骑兵军,一支真正成熟了的骑兵军终于来临了。此情此景,就连一向眼界甚高的孟遥也禁不住心神摇曳,就要大声呼喝起来,耳边却忽然一阵地动山摇:
    “乌拉,为了胜利,骑兵们,前进——”
    “前进。为了营长的荣耀,乌拉——”
    一声声呐喊,和着一声声马嘶,骤然在空旷的天地间响起,并沿着一望无际的铁轨向四面八方延伸而去。一时间竟也振聋发聩,让人忍不住想跟着一起热血沸腾。
    只不过。在转瞬间便驰骋而去的马蹄声声中,来自突击营的官兵们总觉得刚刚过去的阵势中,似乎有哪些地方感觉总是不太对味。
    就在这时,曾经率领过红军第一支骑兵旅的廖业祺忽然揉着鼻子笑喷道:
    “他***,好啊,好啊,老子好久都没有听到过这种正宗的骑兵冲刺阵仗架势了,有点原汁原味的感觉喽。”
    傅晓冲有些不安地换了好几个姿势,眼睛连连向丹纳多济看了好几眼,最终还是一声未吭。
    为啥?呵呵,作为陆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