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抗日突击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降抗日突击营- 第40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蒋百里长叹一声,挥手道:
    “蒋主任,黄军长,我看我们还是先撤出5公里之外,再做计议吧。”
    蒋鼎文、黄杰急忙点头应道:“应该,应该,我看还是先撤的好。”
    就在众人动身后撤时,一辆坦克不像坦克,战车不像战车,简直就是一座浑身堆满了钢铁的怪家伙,突然轰隆隆地从安达镇内开过来,几乎擦着众人的身体一跃而过,巨大的气流和热浪,直卷的人人站立不稳。
    蒋鼎文敢怒而不敢言,只是惊疑地紧紧拽着自己的马鞍,惊魂不定的问道:
    “百里兄,都说你是孟遥的知己,不见也就罢了,干吗还要这么对我们呀?”
    蒋百里内心一声冷笑,嘴上只能坦言道:
    “各位都是民国重臣,这点道理还不清楚吗?与其如此姗姗来迟,倒不如不来的好。换做我,我也会这样于无声处是惊雷的。诸位还是不要再抱怨什么了,回去就是当做总裁的面,我也敢说毕竟我们是有愧的。罢了,看来就算我蒋百里,今天也是见不到他了。”
    蒋鼎文听了不禁就是一惊:
    “百里兄,你的意思是说,这安达镇我们是进不去了?”
    蒋百里却把两眼一愣道:
    “谁说安达镇我们不能去了,它毕竟还是属于我们民国的嘛。”
    黄杰终于反应过来,迟疑道:
    “百里兄,你是说——”
    “我什么都没说。”
    蒋百里哼哼一句,转头对他车上的副官命令道:
    “限你在今晚黄昏之前,立刻调一部电台到这里来。”
    第二天,观察哨果然来报,突击营所设封锁线已经全部解除,所以岗哨也都一个未见。而远远的安达镇内,似乎一下子陷入到了无比宁静的状态。
    直到这时,蒋鼎文才算真正对蒋百里战略家的眼光感到了一阵由衷的钦佩。
    穿过早已不存在的封锁线,昨天还喧闹不已的安达镇,此刻果然连一户原居民都没有了。就连昨日的记者群,似乎也一夜之间都蒸发了。
    留下的,除了沟壑的交通网线、漆黑的阵地以及无数的废铜烂铁之外,竟然连鬼子的尸体都被清理了出来,整整齐齐地排放在几十个挖好的巨大坑穴中,看样子既是以展示而作为一种警示,又是在暗示着什么。
    战场显然已被打扫的干干净净了。
    但奇怪的是,散落在各处铺天盖地的炮弹壳、子弹壳,突击营却没有像其他中**队那样全部回收回去,而是一任它们保持着原有的姿态躺在漠北的荒原大地之上。
    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那些杵在各个阵地上的鬼子坦克、战车,还有无数门被炸得像麻花一般的重炮。
    整整一个上午,第八军才整理出了一个详尽的战果清单:
    被彻底击毁的鬼子坦克,共计78辆。
    各类型号战车、铁甲车,共计36辆。
    各类型汽车,则难以计数。
    重炮45门,各种步兵炮228门,迫击炮300余门。
    各种枪支、轻重武器难以计数。
    哦当然了,这些都已是难以回收的破铜烂铁了,否则它们也绝不会被突击营打扫战场的部队留在这里。
    最后鬼子被歼灭数字也出来了,共计21744具残破不全的尸体。
    这么大的伤亡数字,被俘和击伤的鬼子数量,按比例估算至少也在一个旅团之间。
    拿着这份详尽的清单,蒋鼎文、黄杰一面暗自惊心地咋舌不已,一面为自己昨天没有怒发冲冠而感到庆幸。
    大家都是军事上的行家里手,看一下数字就能知道一个战役的概貌。
    这份清单,不过一张纸而已,但却看得他们越看越后怕。
    无它,如此多的重火力打击下,突击营在这片弹丸之地,到底是怎么躲过一轮又一轮的打击,并且还能给予日寇如此大的歼灭。他们,莫非人人都是刀枪不入,个个都是金刚不坏之躯吗?
    就以**刚刚结束的台儿庄大捷对比,40万**各路大军,对敌22万围攻徐州之日寇,坦克、战车以及重炮这些标志性武器,加起来也不过百件,歼敌数量刚刚破万。对**而言,这种不计伤亡的大捷,已属从未有过的大胜利,可在安达镇一战之后,却是顿时黯然失色。
    还是无它,因为突击营在这座小镇,兵力不过区区万人。
    “快,立刻把所有观察哨的人都给我叫到这里来——”
    蒋百里盯着手中的清单,突然失声喊了一句。
    黄杰也马上反应过来,是呀,若能知道突击营的伤亡情况,那回到总裁面前,这次任务至少也可以有一个不是交待的交待了。
    可惜,所有观察哨都一律摇头,有说看不清的,有说数万人的,更有甚者还说一个军都不止。
    到了下午,方圆百里的最后战况终于全部弄清楚了。
    而蒋百里、蒋鼎文以及黄杰等人在无数警卫的保护中,也终于找到了这片一望无际的大荒原中唯一的两个小土丘这里。
    三人勘察完毕,齐齐地跳进1、2号t59坦克装甲突击集群留下的深坑中,不禁仰天就是一声长叹:
    “天呐,真是情报害死人啊。这里哪有什么山,就这两个小丘,也算得上是山吗?”
    原来,在蒋百里、宋希濂多次驰援的请求下,老蒋最后给他们看了一份安达镇的绝密情报。情报显示,在安达镇外2公里处,有两处遥遥相对的山地,正好可以让突击营凭险据守。
    也正因如此,蒋百里、宋希濂才心存侥幸。
    现在事实摆在眼前,蒋百里突然两眼都红了。
    更惊人的消息,突然从搜索队不断传来:
    在百里方圆内,无数的飞机残骸陆续被发现。据初步估计,数量大概在日军编制中的两个飞行团之间。
    三人一听,顿时又是一阵相顾骇然……
    ……

第464章、劈杀与拼刺(上)

    第464章、劈杀与拼刺(上)
    武汉军事会议秘密开了两天,最后才将武汉会战的议题拿出来讨论了一番,塞外小镇安达旋即被列为民国一个不公开的军事禁区。&*.《》.最快更新**
    这是根据蒋百里的提议,在随后赶去的大批兵器专家、机电专机以及各门类专家组成的专家考察团共同倡议下,老蒋亲自拍板设立的。
    其意义就不用讲了。
    单从军事学角度而言,突击营留下的阵地、交通壕网络以及各处的火力配置、防御梯次的结构,等等,无一不是值得他们去深度挖掘和整理的活教材。
    更重要的是,还有大量突击营有意或无意留下或者无法搬走的日军飞机、坦克、重炮等先进武器残骸,对于民国的这些科学家来说,就算无法修复和复原,其研究价值那也是难以估量的。
    这样的安排,其实风险性还是很高的。
    因为安达镇基本处于敌我双方缓冲区正中的位置,原来就是犬牙交错,有时在**手中,有时又在日寇控制下。
    倘若设为禁区,尤其是进驻这么多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没有重兵拱卫那是绝对要出大问题的。于是,这个重任便自然而然落到了胡宗南的头上。
    不过,在老蒋抱着突击营扔下的焦土费尽心机之时,孟遥早已带着他的人浩浩荡荡穿过了中蒙边境。
    这番进军,已不再是之前的小心翼翼。
    以一个骑兵师为先锋,tang县师紧随其后。以t59坦克装甲突击集群为核心,空降师为步兵拱卫,护佑着两万多人的妇女团、学生团和干部团居中前行。以武汉师殿后,盐城师两翼展开,这样的庞大行军阵容,放眼数千公里之内,估计已没有任何人敢打什么歪主意了。
    随着在上海、江浙以及中原地区的形势变迁,老蒋防贼之心越来越重,无形中也让孟遥的蒙古建国思路和步伐提速了。
    既然如此,相应作为中原地区防务力量的武汉师、盐城师以及上海师,也就完全可以在该地区抽身而出了。等到日寇开始大举进攻中原,并相继在中条山、武汉等地重创**,那时老蒋才会知道他逼出突击营将是多么大的损失。
    但也不是所有力量全部撤出,衡阳师、温州师依然在大江两岸活动,tang县师大部依然留守重镇tang县大本营。。首发
    这次大举向蒙古基地大迁移,就是贯彻建国蒙古提速的总方向和总方针。
    随着真假战略意图都有的安达镇战役的最后结束,多达近百人的各国记者,在撤出安达镇之后便被遣散了。
    队伍中,但还是多了一些不协调的人群。
    一队是形形色色的百姓。
    他们之中有久居安达镇的原居民,也有战后几天闻讯赶来的在四周逃荒乞讨的流民,更多的则是沿途从晋察冀以及西北之地各个城市闻风而来的青年学子和手工业者。
    突击营优越的待遇,早就令人垂涎三尺。这些人从报纸上得到消息后,便奋不顾身地潮涌而来,任凭战士们怎么驱赶和阻吓都不管用。
    另一队则完全就是一片土狗一样颜色的队伍了。
    破烂的军装,蹒跚的步履,如丧家之犬般的表情,仍然掩饰不住他们两眼的凶光,以及始终高高昂起的头颅。
    即使他们已经是阶下囚,居然还能以上等人的目光,俯视着看向他们的中国人。
    不用问,这就是安达镇一役的鬼子战俘。
    人数不多,但也不少,竟然正好是777个。
    是不是很巧,就像抗日战争的标志性七七事变。
    按照以往不成文的惯例,或者就说是孟遥的默许吧。除了重伤者基本无视,以及极少数可以转化为反战同盟的日本人之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基本都将会予以秘密处决,尤其是像这种需要长途跋涉的情势之下。
    但这一次,孟遥却罕见地下达了一个死命令:
    一个鬼子都不许秘密处决,而且伤者要医治,路上更不许冻着、饿着,严禁有虐俘行为。
    要命的是,这次冲进最后、也就是第三道防线的鬼子中,竟然还有一些女鬼子兵,看样子像是战场医护兵,但端起刺刀、杀起人来却毫无一丝女性温婉气息,可见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